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的總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是繼元朝之后的中國第二大領土面積,這個龐大的疆域包括了現今的中國大陸、臺灣、蒙古國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部分俄羅斯遠東地區。

明朝的疆域擴張主要得益于永樂皇帝朱棣的北伐和鄭和下西洋的航海事業,永樂年間,明軍先后攻占了越南、老撾、緬甸等地,將疆域擴大至中南半島,鄭和七次下西洋,航行范圍覆蓋了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等地,與周邊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鞏固了明朝在海上的地位。

隨著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內憂外患加劇,國土逐漸喪失,清朝初年,滿族入關,明朝滅亡,清朝統一中國后,將疆域定為“華夏”,總面積約為1300萬平方公里,包括了現今的中國大陸、臺灣、蒙古國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部分俄羅斯遠東地區。

免責聲明:
本網站致力于提供合理、準確、完整的資訊信息,但不保證信息的合理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合理、不準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 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