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性測試:驗證軟件是否滿足預定的功能需求,包括正確性和完整性。
2、性能測試:評估軟件在各種工作負載和環境下的響應時間、吞吐量、資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標。
3、兼容性測試:檢查軟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統、硬件平臺、瀏覽器等環境下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4、安全性測試:確保軟件沒有安全漏洞,能夠抵御各種攻擊手段,保護用戶數據和系統信息。
5、可用性測試:評估軟件的用戶界面、操作流程、幫助文檔等方面是否易于理解和使用。
6、可靠性測試:檢驗軟件在長時間運行、高負載、異常情況下的穩定性和容錯能力。
7、接口測試:驗證軟件與外部系統、組件或第三方服務之間的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8、本地化/國際化測試:確保軟件能夠在不同語言和地區設置下正常顯示和運行。
9、回歸測試:在軟件發生變更后,重新執行部分或全部測試用例,確保修改沒有引入新的問題。
10、單元測試:針對軟件中的最小可測試單元(如函數、方法等)進行的測試,以確保其正確性。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