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齋節: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也叫“肉孜節”,在公歷每年9月(俗稱“齋月”)封齋1個月后,教徒們在這一天早上起來,沐浴凈身,吃齋飯,互相祝賀開齋,祈求新一年平安吉祥。
2、古爾邦節:伊斯蘭教又一重要節日,也叫“宰牲節”,在開齋節后70天,即公歷11月初,教徒們會舉行盛大的宰牲儀式,祭祀祖先和真主安拉,然后將剩余的肉分給窮人。
3、圣紀節: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節日,相傳他在610年(公元622年)的這個日子降生,并在632年(公元634年)逝世,此節日通常在公歷3月12日舉行。
4、阿術拉日: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慶祝阿拉伯民族團結和繁榮,在公歷3月12日前后舉行,具體日期由伊斯蘭教歷決定。
5、登宵節:又稱“白拉臺”,是回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夜晚,人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等。
6、那熱木節:蒙古族傳統節日,又稱“陰山節”,在每年6月23日至7月15日舉行,期間人們會舉行祭祀、舞蹈、歌唱等活動,以慶祝豐收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