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的吸收主要發生在小腸,在消化過程中,胃液會將食物打碎并將其分解成更小的顆粒,這些顆粒隨后進入小腸,通過胰腺分泌的胰液進行化學分解,在這個過程中,鐵離子與腸道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種叫做“鐵蛋白”的物質,鐵蛋白會隨著膽汁一起流入十二指腸,然后進入上段空腸和回盲部。
在上段空腸和回盲部,鐵蛋白會被腸道內的酶類進一步分解成可溶性的二價鐵離子(Fe2+),這些離子可以穿過腸壁進入血液,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使用,如果身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例如在生長發育期、孕婦或哺乳期,肝臟會將多余的鐵儲存起來,等到需要時再釋放出來供組織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鐵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但過量攝入也可能導致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等,合理搭配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發表評論
2024-09-21 10:14:46回復